Category Archives: News 新闻

CapitaLand and CRCT to jointly acquire 100% interest in company that owns Rock Square in Guangzhou for RMB3.3 billion

Singapore, 28 November 2017 – CapitaLand and CapitaLand Retail China Trust (CRCT) have formed a joint venture to acquire all the shares in a company that owns an operational shopping mall, currently known as Rock Square (乐峰广场), located in Haizhu District inGuangzhou. CRCT is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 with a 51% stake in the joint venture, while CapitaLand owns the remaining 49%. This marks CapitaLand’s second mall and CRCT’s first in Guangzhou,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South China and one of four first-tier cities in China.

Total purchase consideration payable is about RMB3,360.7 million (about S$688.9 million)1,which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 company’s interests in Rock Square with an agreed value of RMB3,340.7 million (about $684.8 million)2. The transaction is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by 1Q 2018.

Rock Square is one of the largest malls in Haizhu District with a gross floor area (GFA) excluding car park of about 83,591 sq m. Surrounded by densely populated residential estates, the mall caters to about 800,000 residents from middle- and high-income households within a three-kilometre radius. The mall is directly connected to Shayuan metro station, which serves Line 8 that links Guangzhou’s eastern and western areas, and Guangfo Line that connects Guangzhou with Foshan. The planned extension of Line 8 and Guangfo Line by 2019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mall’s population catchment.

Mr Jason Leow, CEO of CapitaLand Mall Asia, said: “China is an important core market to CapitaLand. We continue to invest in our China shopping mall business under our ‘core city clusters, dominant assets’ strategy, which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our presence in five city clusters with quality assets that command a dominant market position. Given Rock Square’s significant scale and strategic location with excellent transport links, the acquisition presents a rare opportunity to increase our exposure to the high-growth retail market in a first-tier city. As an operational mall with upside potential, the acquisition will also help CapitaLand to increase our recurring income base as we continue to expand our business.”

Mr Leow added: “When completed, the acquisition will boost CapitaLand’s retail presence in Guangzhou, where we currently own and manage CapitaMall SKY+, which opened in 2015. By leveraging on our experienced team in Guangzhou to manage the new mall, we will be able to benefit from the network effect of an enlarged portfolio.”

Mr Tan Tze Wooi, CEO of CapitaLand Retail China Trust Management Limited, said: “The acquisition marks CRCT’s strategic entry into another first-tier city after Beijing and Shanghai. It represents a progression of our portfolio reconstitution strategy, whereby capital from the sale of CapitaMall Anzhen is recycled into a multi-tenanted mall with a longer balance tenure and stronger growth potential. The addition of Rock Square serves to diversify CRCT’s tenant b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arnings by increasing our exposure to more varied and higher-yielding trade categories. Post-completion, the accretive acquisition will boost CRCT’s portfolio size by about 28% to approximately RMB15.1 billion (about S$3.1 billion)3.”

Mr Tan added: “In view that leases accounting for over half of the mall’s total rent are up for renewal between 2018 and 2020, the timely acquisition will present us with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to achieve rental uplift through active tenant mix adjustments, unit reconfiguration and improvements to the layout. This is supported by the mall’s current mix of popular retailers, which serves as a strong base to attract more quality brand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shopping experience. Coupled with the cost synergies from working with our sponsor CapitaLand to manage the mall, we are confident of driving the growth of Rock Square and turning it into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our overall performance.”

Opened in 2013, Rock Square is a five-storey shopping mall with three levels above ground and two basement levels. Positioned as a modern and trendy retail destination offering a wide range of fashion, F&B, children-oriented and entertainment options, the mall houses well-known international brands such as AEON, UNIQLO, ZARA and Victoria’s Secret. As at June 2017, the mall was 96.4% committed.

The mall is located in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s second most populous urban district that also ranks high in terms of disposable income per capita4. A popular residential area for Guangzhou’s new affluent class, Haizhu District is home to the Creative Industry Zone (where leading technology firms such as Tencent are based), the city’s landmark Canton Tower and top tertiary institution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is the most populous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with a population of 14 million. It i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hub in South China with a flourishing high-tech industry. In 2016, Guangzhou’s GDP grew 8.2% year-on-year, outpacing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6.7%. In the same period, both disposable income per capita rose and total retail sales rose by 9.0%. These positive indicators are expected to see further growth support, as Guangzhou transforms into a major commercial centre in South China with a fast-evolving retail scene and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driving domestic consumption.

石基信息拟出售旗下石基零售38%股份于阿里巴巴关联公司

本次公司与关联公司签订的仅为框架性协议,现阶段尽职调查工作尚未完成,本次关联交易的最终实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有赖于交易各方相关正式协议的达成及正式协议中交易条件的满足。

2017年10月31日,北京中长石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石基信息”)与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以下简称“阿里投资”)签署《框架协议》,拟按照交易双方后续一致同意的详细重组计划将公司旗下主要从事规模化零售信息系统业务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北京长京益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益科技”)、北京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富基”)、科传计算机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传控股”)和上海时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时运”)的由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权整合在下属子公司Shiji Retai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简称“石基零售”或“标的公司”)及其子公司之下(以尽职调查后的最终签署的正式协议为准),重组计划完成后,石基(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基香港”)将其持有的石基零售38%的股权以不超过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阿里投资的关联方,具体作价在尽职调查及股权估值完成后参考尽职调查和股权估值结果由双方协商确定,并以届时签署的正式协议为准。

2015年12月18日,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淘宝(中国)”)通过完成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46,476,251股成为持有公司13.07%股份的公司第二大股东,阿里投资与淘宝(中国)均受同一控制人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以下简称“阿里集团”)控制,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关于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有关规定,阿里投资为公司的关联法人,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融创收购万达文创及酒店业务

万达(Wanda)商业和融创(Sunac)中国于2017年7月10日签订了西双版纳万达文旅项目、南昌万达文旅项目、合肥万达文旅项目、哈尔滨万达文旅项目、无锡万达文旅项目、青岛万达文旅项目、广州万达文旅项目、成都万达文旅项目、重庆万达文旅项目、桂林万达文旅项目、济南万达文旅项目、昆明万达文旅项目、海口万达文旅项目等十三个文化旅游城项目股权转让及北京万达嘉华、武汉万达瑞华等七十六个酒店转让协议。
主要内容如下:
一、万达以注册资本金的91%即295.75亿元,将前述十三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并由融创承担项目的现有全部贷款。
二、融创房地产集团以335.95亿元,收购前述七十六个酒店。
三、双方同意在7月31日前签订详细协议,并尽快完成付款、资产及股权交割。
四、双方同意交割后文旅项目维持四个不变
1、品牌不变,项目持有物业仍使用万达文化旅游城品牌;
2、规划内容不变,项目仍按照政府批准的规划、内容进行开发建设;
3、项目建设不变,项目持有物业的设计、建造、质量,仍由万达实施管控。
4、运营管理不变,项目运营管理仍由万达公司负责。
五、酒店交割后,酒店管理合同仍继续执行,直至合同期限届满。
六、双方同意在电影等多个领域全面战略合作。

凯德引爆综合体战略升级

综合体产品和品牌双升级 核心城市优质综合体需求持续旺盛

2017年6月30日,新加坡凯德集团旗下三大综合体——长宁来福士、深圳来福士、杭州来福士同时盛大开业。标志着凯德旗舰综合体品牌来福士进入全面爆发期、产品及品牌升级发力期。加上4月底全面开业的凯德?西城,以及预计下半年开业的凯德星贸和苏州中心,凯德迎来综合体开业最密集的一年。凯德在华首个综合体上海来福士于2003年开业,目前凯德在中国12个一二线城市布局23个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超过620万平方米,成为布局综合体最早和最多的外资开发商。

在华三大来福士盛大开业 产品全线升级 进入全面爆发期

来福士品牌31年前起源于新加坡,发展至今在全球有9座。其中8座位于中国,分布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宁波、重庆等7大城市。至此,除重庆来福士以外都已开业投入运营。

凯德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林明彦先生表示:“来福士植根于新加坡,在中国开辟了商业综合体的先河。全球9座来福士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总价值近150亿新元。来福士浓缩了凯德全产业链精华,积聚了全球性的资源和经验。在30年的更新迭代中,是城市化进程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更是门户城市商业地产和区域升级的重要引擎和风向标。”

此次开业的三座来福士,是凯德第二代综合体的代表, 产品全线升级:商业体量庞大,平均建筑面积超过35万平。伴随着消费升级,综合体业态不断丰富,涵盖了购物中心、办公楼、雅诗阁服务公寓、五星级酒店、行政公馆、精品公寓六大业态。建筑设计上秉持国际绿色理念,并与城市人文精神和地域情感完美融合。长宁来福士不仅完美复刻历史风貌,整体绿化率超过40%,更有城市中心区罕有的1,000平米大草坪;深圳来福士毗邻10万平米的南山公园,下沉式广场将商场与公园绿道打通,办公楼独有12米挑高6层架空花园;杭州来福士“双子塔”造型取意于奔腾翻涌的钱塘江潮水,两座250米高双子塔楼双螺旋曲线上升直抵云霄。品牌招商方面,购物中心招商率均达到95%以上,其中首入城市的概念店和旗舰品牌占比20%以上。办公楼、服务公寓、酒店等多个业态都陆续投入运营,其中长宁来福士T3办公楼出租率已达97%。在服务增值上,新一代综合体用科技打造智慧空间,使多业态融合贯通,同时携手互联网+领域合作伙伴,重塑消费体验。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上,在华8座来福士打包到4个国际性房地产私募基金,基金规模超过280亿人民币。

新开业的三个来福士,均位于强一二线城市(上海、深圳、杭州)的核心商圈或者新兴区域门户位置。一方面,核心商圈中高端人群密集,商业、商务等各类需求旺盛,而不少区域面临老项目集中优质新项目缺乏的情况。另一方面,新兴区域需求持续看涨,但高品质配套滞后。纵观整体行情和细分市场,供应过剩是表象,具备核心优势的优质项目将持续发力,成为核心城市群消费升级的源动力之一。今年开业的所有综合体都位于一二线城市,与核心城市优质综合体需求持续旺盛的市场总体趋势相吻合。

数据显示,上海今年预计将有60个商业项目新开,只有10%位于核心商圈。7个最受关注的大型综合体,4个在内环,其中2个是凯德的项目——长宁来福士广场和凯德晶萃广场。长宁来福士所在的中山公园商圈,目前大多数项目都是10年前开业。而凯德晶萃广场所在的卢湾区域,高档办公楼鳞次栉比,但中高端商业供给不足。因此这两大综合体都将承载区域商业迭代升级的重任。

深圳今年新开业商业项目数量达20多家,是去年的两倍,雄踞南山区(华南GDP首位)的深圳来福士一直备受关注。杭州今年预计新开业12个综合体,形成多区域商圈格局。杭州来福士位于钱江新城CBD,是今年杭州所有开业综合体中业态最丰富的。

在来福士品牌全新升级 综合体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3年上海来福士开业,开创了中国综合体时代的新纪元,并逐步发展成为亚洲商业模式最成熟的综合体旗舰品牌。从拿地开发、建筑设计、运营管理、资产和品牌升级到基金运作,都为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了样本。

据统计,目前国内商业综合体超过800个,总开发面积3亿多平方米,大体量、多业态是对综合体的普遍印象,但缺乏个性化、创新性的认知。因此,在来福士品牌30周年之际,凯德启动来福士品牌升级,由“城中之城”升级为“乐享其城”,由关注建筑转向关注人性和体验,打通线上线下驱动体验升级。“乐享其城”以“乐科技、享服务、品设计”为核心,旨在打造以“人”为中心,打造兼具独特、优质、趣味、智慧的产品、体验与服务的新一代综合体。

目前购物中心已基本实现了消费全程智能化;在杭州来福士,无人车可以带领拎着大包小包的消费者精准抵达停车位;在北京来福士,办公楼白领们直接刷脸即可通过闸机,还能自动升级成为办公楼会员,进一步享受多重福利。未来还将依托凯德星平台,使购物中心、办公楼、住宅、服务公寓、酒店、高端公寓等多元业态融合贯通,打通会员体系,增强场景应用。真正实现智能互动和无缝衔接,重新定义生活与工作。

凯德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罗臻毓先生表示:“来福士全新升级品牌形象,标志着凯德综合体战略在十多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来福士为核心的多元立体综合体战略。这既是集团面向未来的创新转型之举,更是中国商业地产、城镇发展、消费升级实现阶段性飞跃的缩影。行业重心已由线下规模化布局和运营,转变到依靠品牌效应和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服务来实现增值。”

来福士的发展史也从侧面展现了国内综合体的进阶轨迹:体量和业态逐步扩大和丰富、建筑设计理念更加个性化和节能环保、承载的社会功能越来越立体、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也日益成熟。

借三大来福士盛大开业之际,6月30日至7月2日,来福士“乐享季”狂欢活动同步开启,8大项目全国联动。凯德联手大疆在所有来福士开展“同框”自拍抽免单、时尚大牌、美食餐饮全面优惠、凯德星签到有礼等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为消费者送去多重福利。

今年是凯德新开业综合体最多的一年,全国将有六大综合体陆续开业,总体量达200万平米。除了已经亮相的上海长宁、深圳、杭州来福士和武汉凯德?西城,下半年预计还将有上海凯德星贸和苏州中心面世。明年重庆来福士也将分阶段开业,中国8座来福士即将全面绽放。

来福士长宁

来福士杭州

来福士深圳

凯德商用中国信托收购成都凯丹

 

GalleriaMall

2016年8月19日早间,凯德集团旗下凯德商用中国信托管理有限公司——凯德商用中国信托(以下简称CRCT)之管理公司宣布,CRCT的受托人汇丰银行机构服务(新加坡)有限公司已进入签订买卖协议阶段。此笔交易为收购位于成都最成熟商业地段之一的城南高新区新南天地片区的凯丹广场。据CRCT今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公告显示,此笔交易价达15亿人民币。此举意味着凯德商用中国信托首次进入中国四川,而CRCT在中国的项目数量将达到11个。凯德商用中国信托作为中国最大购物中心房地产信托基金的地位将进一步稳固。

凯德商用中国信托由凯德集团全资子公司——凯德商用中国信托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凯德集团于2003年首入成都,2010年实现集团全产业链在成都的全面会师。经过13年的潜心发展,凯德集团已在成都成功运营多个项目:包括2个综合体、4个住宅、4个服务公寓、3个购物中心。这些项目分布于成都主城区的多个方向,代表着凯德集团扎根成都发展的眼界和布局,也奠定了成都作为凯德集团在中国五大核心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此宗收购意味着凯德集团一如既往持续看好成都的发展前景,成都的物业数量增至14个。

凯德商用中国信托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智雄先生表示:”本次收购将使CRCT的收入来源更多元化,并进一步加强我们投资组合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持续稳定的增长。成都是凯德集团五大核心城市群之重要组成,本次收购与CRCT的投资战略一致,我们希望借助凯德在中国核心城市的杰出表现和竞争优势,扩大我们的发展足迹。

该项目目前是成都最受市民欢迎的商场之一,现有租户包含众多国际化流行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选择,这对CRCT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基础去进一步强化总体租户组合。值得注意的是,大概三分之二的租户于2018年或之前约满,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租户的组合调整来提升租金收入。而我们在资产管理方面颇具前瞻性,我们有信心能促使商场潜力得到最大化发挥,并为投资人创造价值。”

该项目所在地——成都高新区是中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名列第四的地区,拥有约100家财富500强公司,例如通用电气、IBM、亚马逊、微软和英特尔等。2015年,高新区零售销售人民币达到5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为成都所有辖区中增长率最高1。

陈智雄还表示:”成都的经济将会得益于中国政府西部发展计划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而更加繁荣,而项目位于高速发展的高新区,零售业增速强劲,将直接受益于该区健康的经济前景和富裕的消费人群资源。”

项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高新区内、且政府重点打造的新南天地商圈核心地段,坐落在人民南路与三环路的交界处,毗邻宜家、欧尚成都高新店、富森美家居南门店、迪卡侬、苏宁广场,吸引着来自周边及更广范围的消费者。项目坐拥多条地铁线路,交通便捷,不仅有已运营的链接成都南北的地铁1号线,还有环绕成都中环的地铁7号线,以及连接未来成都新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的地铁18号线,这两条线路预计分别于明年年底和2020年通车。项目还临近成都火车南站交通枢纽,火车南站又串连起其他成都周边城市。

该项目于2010年开业,地上总建筑面积约53,619平方米,拥有约900个停车位,集时尚、服饰、家居、数码、餐饮、影院为一体,提供国际化一站式购物体验,吸引等知名品牌入驻。截至2016年5月31日,其出租率达到100%。

项目周围住宅小区及写字楼云集,项目3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居民和上班族人口约100万,深受时尚潮人、白领精英人群喜爱,客流稳定。在过去6年的运营中吸引了大批忠实顾客,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并于去年被新浪四川评为”最具影响力购物中心”。

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发行

3月23日,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在王府井书店举行首发仪式。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是国内首部由企业编写的商业地产教科书,全面解密万达商业地产成功之道,对于提高中国商业地产行业专业化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万达集团2000年开始做商业地产,现已成为排名全球第二的不动产企业。万达不仅创造了世界商业地产开发速度奇迹,而且连续多年保持收租率99%以上的世界行业纪录。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凝聚了万达14年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的经验和智慧,堪称万达商业地产的天龙八部, 其水平之高、内容之全、实用之强远超同类出版物。一是编辑阵容豪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亲任主编,各章节主编均由万达分管业务副总裁或总经理担任,这些 人不仅是万达业务骨干,更是行业精英,他们亲自上阵,确保了丛书的专业水平。二是内容全面覆盖。丛书包括《商业地产投资建设》和《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两本 书。《商业地产投资建设》主要内容为商业地产项目落地到建设环节的操作实务,包括商业地产项目发展、规划设计、前期招商、计划管控、财务计划与组织、营销 管理、信息化管控、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法律事务、评审管理和质量安全管理等。《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主要内容为项目建成后的运营和管理,详细介绍了从市场 调研、项目定位到招商营运、经营管控、风险控制等全部操作环节。三是经营之道和盘托出。丛书许多内容属于万达独门秘诀,如模块化管控、品牌库管理、信息化 管控等,都是第一次公开。将本属企业机密的内容出版与同行分享,体现了万达集团作为行业领袖的社会责任感和胸怀。四是便于实战操作。丛书绝不故弄玄虚,内 容全是干货,实际就是一本商业地产操作手册,拿来就能用。

万达集团对丛书的出版工作极其重视,早在5年前就开始酝酿和准备。最初的雏形是万达商业地产公司的内部培训资料。2012年万达学院成立后,又修订成为万达学院内部教材。2013年,有感于市场上商业地产书籍鱼龙混杂,误人子弟,王健林决定在内部教材基础上,公开出版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集中万达各系统、各专业精英,历时两年时间,数易其稿,终于在2014年完成。

王健林表示,既然决定出书,就要拿出看家本领。万达作为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在商业地产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经验,有责任把商业地产的真经和盘托出,让涉足这个领域的企业和从业人士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说,万达将其从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全流程的操作方法总结出版,没有虚架子和花哨的辞藻堆砌,论述与案例解析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无疑有助于规范商业地产的行业行为,这是一个自省和自律的表率。

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主任郭增利说,丛书使中国商业地产和购物中心行业有了可供参考借鉴的系统化的教科书,更为众多从业者提供了梳理商业地产专业体系的绝佳工具。

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系列丛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世联行发布《中国50城市综合体战略地图》

近日,世联行发布市场研究报告《中国50城市综合体战略地图》,逾10个维度的全方位数字解读:城市综合体规模、开发商类型、人均综合体商业/办公面积、单个综合体项目规模组成结构、综合体物业类型组合、项目区域分布特征、各城市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以及标杆企业城市进驻策略。

根据报告,2015年50城市综合体非住宅总体量达5.64亿m2 ,同13年相比增长率高达77%,1000万m2以上规模的城市共25个,其总体量是全国50城市综合体总规模的78%;

同时,报告认为:
有关机构部门对城市综合体市场规模在供应时序上的调控已成必要;
一线城市综合体开发突出其溢价性,二三线城市主要表现为杠杆性,抗风险能力一般的企业更适宜选择二三线中的机会型城市发展;
综合体正深刻改变和重塑着城市市场竞争格局,连锁型品牌的地区发展策略需要从依赖项目的交易性选址提升为城市全盘布局性选址.

报告详情

 

2013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

易观智库发布《2013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52亿,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12月底工信部发布4G牌照,运营商希望借势4G重新定义行业竞争局势,势必继续带动移动网民的进一步快速增长。

移动互联网仍是屌丝天下

调研数据显示,在人口属性方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学历、职业、收入几个方面份额排名第一的数据呈现如下:男性用户占比63%,24岁以下占比31%,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33%,工人/服务业人员占比25%,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比23%。由此可见,在整个移动互联网范围来看,屌丝需求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流需求。

未来,移动互联网企业在获取流量方面,一方面需要在提升现有用户使用深度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新增用户的获取主要通过降低移动应用使用难度和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未满足需求为主要手段。

城市带动农村

调研数据显示,移动网民分布城市遥遥领先乡镇,城市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相对较高。运营商基础建设从城市转向农村,通过硬件设施改善、三大运营商的重视、移动终端价格的不断调低,乡镇会成为移动网民另一个有力增长点。

移动设备不移动

数据显示,移动网民上网地点排名前五的地点分别是家里,占比77.8%,工作单位,占比38.2%,车上/路上,占比36.4%,有wifi的公共场所,占比31.9%,学校26.6%。由此可见,其一,家里、工作单位等固定场所占据大部分移动互联网用户上网时间。其二,wifi接入仍然占据大部分移动互联网用户上网接入比例。

未来,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布局应当考虑到用户在固定场所使用应用过程中,多屏互联的需求满足。同时需要考虑不同接入状态下内容服务的差异,更好的协调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的需求矛盾。

娱乐需求地位稳固

中国数字消费者行为分析系统数据显示,移动IM在中国移动网民中的覆盖比例高达81.8%,居榜首。紧随其后的移动音乐、移动视频、移动单机游戏的网民覆盖比例分别为56.1%、33.8%和23.8%。移动网民使用重点依旧围绕在社交、音乐、视频、游戏四大娱乐领域。而购物、地图等需求紧随其后。

移动互联网工具类、商务类需求呈现明显的渗透趋势,即购物、道路查询、搜索等需求以功能的形式嵌入到娱乐类应用之中,这也迎合了移动互联网APP切换成本高的特点,各移动互联网企业为便于用户使用,以此种方式降低用户应用转换的时间成本。在这一特点及趋势的带动下,未来超级APP、平台APP的量级将不断提升,工具类、商务类应用的功能属性将更加明显。

2014中国商业地产发展趋势

  • 商业地产“阶段性相对过剩”,但高水平发展商还是太少
  • 核心商圈物业依然稀缺,价格坚挺
  • 租售并举变为自持为主
  • 大数据等技术很快将成为标配而非选配
  • 社区购物中心潜力大,物流商贸城水很深
  • 超市竞争惨烈,第二轮“触网”
  • 线上和线下争夺的边界:餐饮、生鲜

2013年,中国整体零售商业消费疲软
2013 年,中国消费市场受经济增速放缓、需求疲软、控制三公消费等因素叠加影响继续下行,相对而言,黄金珠宝、家电等消费品类表现较好,而服装、日用品等欠佳;网购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前3 季度42%),直接分流线下;同时2013年也是传统零售商觉醒的一年,触网成为必然趋势。
2013年中国的社会零售总额达到24万亿。目前来看,虽然电子商务所占的比例不大,约8%,但按当前增长势头,预计到2020年,也就是7~8年之后,中国的零售总额即将达到50万亿,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的可能大概能占到36%-40%,也就是20万亿来自电子商务。线上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增长,将给国内商业地产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2013年是零售商转型探索元年
2013 年是零售商转型探索年,众多零售业领头企业率先转型。苏宁率先提出线上线下同价转型,银泰在电商方面推进最早同时和天猫双十一合作O2O;其他公司亦纷纷跟进触网。
在大零售领域,不同品类的电子商务渗透率也各不相同。其中,服装品类里面已有20%的电商渗透率,除却由电子商务触发的新的需求,服装市场正在直面电商的替代竞争。除此之外,箱包、3C家电、图书、化妆品等零售品类为实体店竞争高风险品类,最容易被替代。线上电子商务与线下商业地产的竞争正在这几个细分品类里展开贴身肉搏。

2014 年将零售商电商逐步落地的一年,真正打通渠道、提升效率者将迎来转机
2013 年以来,传统零售企业围绕B2C 转型创新不断,许多传统百货公司,如王府井、天虹商场、银泰百货等,通过上线网购平台,推出APP 软件,与微信合作等方式来应对电商冲击,探索新型零售模式;家电零售企业受电商冲击最大,但转型也最坚决,双线同价,全网比价等渐成趋势。
2014年零售公司经过探索将继续推进转型,逐步落地,但需关注实质效果和后续跟进改变。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消费者购物行为方式,商业地产的市场机会也受之影响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购物行为随之发生了4个方面的显著变化:购物空间立体化(全渠道购物)、时间碎片化、购物移动化、信息传播社交化。

这四大方面的购物行为的变化,直接颠覆了原先在某一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进行商业消费的购物习惯,商业地产直接面临这种购物方式的冲击。以王健林最近表态与马云合作的信息来看,大企业间的线上线下互联,将有助于打通线上线下的壁垒。

商业地产供应洪峰已至,呈“阶段性相对过剩”局面,但高水平商业地产发展商寥寥可数。

目前,中国市场上,有三大力量在驱动着商业地产的开发热。一是政府的主导力量。基于对城市发展的需求,政府往往主导着城市规划,其中包括大量商业用地的规划及推出,对于开发商而言,商业开发能力成为目前开发企业取地的竞争力。

二是市场榜样的力量。一些优质商业项目,特别是购物中心的兴起,高额的销售带来的收益回报,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都驱使着大量开发企业继而模仿、打造商业产品。

三是商业地产开发主体的扩容。其中零售商这块,是鉴于租金上涨压力以及零售扩张的需求;住宅开发商这块是主动转型商业开发或者由于拿地被迫加入商业地产开发行列。商业地产开发商这块是其商业开发和经营经验日渐成熟,进而加大了对商业品牌的复制和扩张。

截至2012年底全国约有3100多家购物中心,累计商业建筑面积已经达到2亿平方米。自2011年开始中国的购物中心增长每年进入300家,以前每年增长都在300家以上。

预计2015年有望达到4500家,商业建筑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建成开业,届时购物中心将超10000家。因此在当前商业地产领域,特别是在城市综合体是有非常明确的泡沫趋势。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商业地产,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好商业地产。当前有5万多家登记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真正做的好的也就近二十家。只有真正懂商业的,对人的购物、休闲、娱乐需求都把握非常准的企业,才可能真正把商业地产做好。这点正如香港陈启宗所言:“至于内地商业房地产市场,机会众多,不见得竞争激烈,因为内地有水平的发展商不多,具潜力的开发商寥寥可数。”

但与此同时,国内同样有一批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品牌值得我们学习。除却外资的凯德、恒隆、新鸿基等商业地产品牌外,中国内地的万达、华润、中粮,这批品牌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投资、收益、管控、复制。同时龙湖、万科等一批老牌住宅地产企业也在陆续研发了成熟的商业地产产品线,相信这批品牌开发商的出现,都将成为商业地产市场的重要力量,将逐步成为大众心中公认的企业品牌。

各城市核心商圈的商业物业仍具备高速成长价值
不可否认,电商冲击下的实体渠道价值有所弱化,即使百货等传统业态由于经营模式限制盈利回报下降,还有许多纯服务类(如餐饮、娱乐、美容等)的消费必须依赖实体门店,而品牌商也需要依托实体店展示其形象和功能,因此坐拥旺盛人流的核心地段物业,仍然具备极大的商业价值。在商业物业供给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核心商圈的物业租金一路攀升,说明核心商圈物业依然稀缺。

商业地产市场,从租售并举变成自持为主
相比于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成熟市场,中国内地所处的商业地产跑马圈地原始积累的时代正逐步过去,相当一部分公司通过前些年的散售获得相当大的资本积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几年来,从事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的企业积极探索,有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这些企业正在往新的成熟阶段迈进。
对于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成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地产的开发销售阶段,以分割的产权式商铺为导向;那么第二阶段将进入租售并举阶段。这个阶段以销售和自持商铺并重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商业地产金融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物业持有主体将被金融证券化的趋势影响。
当然,在中国的不同市场,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也不一样。从当前现状来看,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商业基本全部自持,一线城市郊区和二线城市的部分非核心地段,才会存在租售并举的产品,这种能够产品一般的持有比率达到50%左右。只有在三、四线城市,现在还存在着大比例散售的项目存在。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将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进入自持阶段,政府对商业项目散售的审批和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

具备优秀商业开发能力的企业特质:技能均好性、没有短板、运营经验丰富
当前,商业地产仍处于初级阶段高质量产品太少。未来商业物业的竞争将逐渐向运营阶段专业,设计、招商、管理运营带来的溢价十分显著,但因管理经验需要长期积累,却往往为急于求成的开发商和投资者所忽视。
商业地产是一个高经验的东西,所以要注意,经验、知识在哪里?重点在团队和人。
按照陈启宗的商业经营经验,商业地产项目成功的基因四个:地段、设计、建造和管理。四者中的一个共性就是需要高经验的团队。因此,在这样的企业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胜于资本和管理制度。只有留住具备高经验的完整团队,才能保证项目开发和运营过程不出现重大失误和短板。

科技化、大数据成为商业地产的基本配置
进入2013年,无论是购物体验,还是经营管理,固有模式都渐显疲态,零售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的技术商业时代。大数据,Wi-Fi,电子标签,智能货架,自动收银,自动打包,移动互联,线上APP,所有的新技术都在推动传统商业的革新。
虽然我们当前只看到大悦城、银泰、王府井等一批龙头企业正在使用科技化和大数据技术,相信在2014年,这批科技化浪潮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大规模进入市场,很快将成为行业标准配置。

艺术、生态、体验式商业成为发展共识,但不会脱离城市功能配套的基本属性
发展到2014年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体验性已经从营销口号转入产品实战。这种商业地产的体验感已经无需细说,各家都有自己的独到想法。从硬件的设计到招商,到运营管理,体验感将会无处不在。在当下行业发展阶段,如果说一家新开的购物中心,还尚未充分考虑体验性的需求,那将是匪夷所思。
但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态、还是高科技,各种体验式的商业地产小趋势的潮流不会改变商业的基本功能。如果商业地产开发商一味讲求体验,标新立异,忽略了研究市场需求和城市功能规划的本质需求,那这样的项目将会是一场灾难。
体验式商业,只会是锦上添花,不会是雪中送炭。立足于区域基本消费需求的商业业态招商和运营管理才是决胜的根本。

在商业地产精细化发展时代,社区购物中心将成为引领未来商业市场的重头戏
在很长时间里,中国购物中心曾一度存在盲目追求超大体量、辐射超广域商圈的个案和现象。而随着城市商业副中心规划的逐步推行,区域性购物中心也就是社区购物中心将成为引领未来商业市场的重头戏。
经过跑马圈地的粗放型发展之后,未来中国商业地产市场将进入精细化发展时代。这个时代的商业发展模式应更多向香港、日本等成熟市场学习。
香港社区商业发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社区型购物中心整体占比超过80%。商业的社区化、精致化,小容量的、更有针对性的商业设施和商业模式,增加点对点的商业服务机构,力求服务到人,服务到家庭。

香港的社区商业发展经验主要有如下几条:
1、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并运营; 2、经营模式上只租不售,规避小商家营业风险,保证统一经营服务; 3、合理配比社区商业,商业体量不超居住体量11%; 4、以服务社区的中档商品为主; 5、业态配比一般按购物40%、餐饮30%和其他30%设置; 6、商业布局与居住区域分离但不超500米,安排在交通便捷处。
简而言之,社区商业不仅仅是某个便利店,某个洗衣店这么简单,而更应该有规划和商家的合力协作,体现集群效应,餐馆、超市、娱乐、休闲等业态能够相互融合,食品更加安全,生活更加便利,服务更加标准。

物流商贸城类项目进入精细化、集约化发展时代
物流商贸城这类业态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这类业态已经遍地开花。应该说这个对于外行来说,看似蓝海的商业模式,只有走近之后,才知道其中的险恶。今天跟各位分享一组这类业态的经营数据,作为参考。
总体来看,当前要想再涉足这个行业领域,不得不面对下面四个重大挑战。
1、资金壁垒。小规模的集贸市场时代已经过去,发展到当前产业更为集中的物流商贸城时代,开发商必须具备充沛的资金。
2、土地供应壁垒。除却雄厚的资金壁垒之外,政府供地模式的变革也成为这类业态发展的关键困难。进入城镇化发展的2.0时代,各地城市建设进入精细化管理进程。上千亩以上的批量供地模式已成为过去,政府供地更是在前期大刀阔斧的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后,在原先的新城、开发区等各类新区已有的土地上进行精雕细琢,在切碎的小地块进行精准的定位。目标是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效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减少公共市政基础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若想通过兴建物流商贸城的方式大规模圈地,再分期开发,做好一个再做一个,这样的模式已越来越困难。
3、行业商户资源瓶颈。物流商贸的根本还是商贸业资源,对于普通城市而言,各个行业的商贸资源有限。除非在传统的大交通、大物流等枢纽型城市,这类商贸资源会相对集中。如若一个城市已有稳定的商贸经营场所,若这是大规模兴建商贸城,而不能有效形成周边城市群的集聚,只能依靠本地存量商户资源消化,这样的新增供给在未来数年内都会给城市带来恶性竞争。除非传统商贸市场的搬迁消亡,否则新的商贸市场很难短期成市,经营上会举步维艰。
4、如何应对电子商务购物交易模式的冲击?物流商贸是传统的商品贸易的重要汇聚地。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传统商品贸易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特别是直接面向终端的020式生产和消费,如若这类互联网效应在某一地区对某一品类形成了成规模的影响和渗透,那么这种冲击将是巨大而颠覆性的。

奥特莱斯成为热点,但已泡沫化
美国在百年间开了不到300家奥特莱斯,而奥特莱斯在中国的发展异常迅猛,2002年底,燕莎集团在北京东四环开始经营中国第一家奥特莱斯,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中国已经有四五百家各种各样的“奥特莱斯”,中国的奥特莱斯乱象丛生。
从整体来看,运营奥特莱斯是一个竞争壁垒相对较高的行业。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是声望、信誉和管理经验。因此,对于一个行业新进入者来说,要想短期内掌握到如此多的资源的难度非常大。关键指标在于:1、拥有成规模数量的品牌供应商渠道;2、快速周转速度;3、基础客源数量;4、进货谈判的溢价能力;5、基础物业条件。上述五大核心资源和竞争力,是确保在奥特莱斯行业制胜的法宝。

各品类零售行业发展态势不一,百货业转型,超市行业并购,新兴业态方兴未艾

百货业转型进入自有品牌时代,从零售商转型为零售制造商,迎接大数据革命
在中国零售业,自有品牌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根据一项针对国内65家主要超市、超大型商场(涵盖内外资,占总市场份额的25%)的专题调研,有60%的企业提供自有品牌产品,但一般自有品牌产品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不会超过5%。
在美国超市零售业,自有品牌的销售占比平均在25%左右,在欧洲,这一比例更高达40%甚至是50%。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零售商不能仅仅依靠品牌商品来存活,销售品牌商品很难取得价格优势。
因此,发展自有品牌,从“零售商”转型“零售制造商”,这个才是百货业转型的根本方向。由联营转变为自营,对企业的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联营模式下,百货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商场运营,而在自营模式下,百货企业要对消费者需求有精准的定位,并担负起采购、商品管理、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的重任。

2013年,银泰、王府井、大悦城等著名商业零售品牌吹起了商业变革的号角。
许多传统百货公司,如王府井、天虹商场、银泰百货等,通过上线网购平台,推出APP 软件,与微信合作等方式来应对电商冲击,探索新型零售模式;家电零售企业受电商冲击最大,但转型也最坚决,双线同价,全网比价等渐成趋势。2014 年零售公司经过探索将继续推进转型,逐步落地,但需关注实质效果和后续跟进改变。

超市业外延式扩张放缓,迎来关店潮、并购潮和触网热潮
总体来看,超市业在一、二线城市出现饱和,三、四线城市逐步成为主战场。
虽然超市行业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但由于终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超市难以通过提价来转嫁成本,要想提升毛利率,只能重视精细化管理。这种精细化管理能力包括对超市购物环境、品类管理、营销策略的提升。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在信息化、供应链方面进一步改善。通过减少采购环节、有效利用资金、建立高效节能的物流配送网络、搭建先进的信息系统、鼓励员工和管理层的有效沟通,达到提升人流、物流、资金效率的目的。
这种调整以沃尔玛最为明显。2013年,超市业掀起第二轮触网热潮。Tesco、永辉、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大润发、步步高相继自建电商平台,并以门店作为线上的物流配送中心。Tesco、永辉、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大润发、步步高相继自建电商平台,并以门店作为线上的物流配送中心。

餐饮成购物中心新宠,但受到国家政策调控,正经历痛苦的结构性调整
2013年,很多商业地产项目将餐饮作为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餐饮行业在国八条出台以前,餐饮行业都是25%的增长,而受这一政策影响,上半年增速在13%到15%左右。另外,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百分之百,行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餐饮行业哑铃形的消费结构将调整,未来将呈现纺锤形的结构,人均价格在20~80元的大众化餐饮将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相比传统餐饮行业的调整转型,新兴的、具备互联网精神的快时尚餐饮成为很多购物中心的新宠。

线上线下争夺生鲜
生鲜本是实体零售业在与电商抗衡中最有效的武器之一。由于零售行业在2006年开始兴起的生鲜自营,中国的实体零售企业大多在生鲜经营上有自己的一套,在后端供应链和前端陈列、鲜度、包装、分级等上面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且确实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提升了业绩,成为一块强有力的吸客磁石。因此,生鲜也是实体零售企业认为电商难以碰触的领域,很简单,老百姓不能因为买个菜买个水果都去网上吧?
但随着顺丰优选、本来生活网等生鲜类电商的强势出击,再加上1号店、京东等也开始朝生鲜领域进军,生鲜开始成为电商争夺的热点,很多农业基地和公司也开始纷纷推出有机蔬菜或定制果蔬的一对一配送服务,并且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粉丝”。
更有意思的是,被实体零售一直认为最受限制的供应链问题,生鲜电商们似乎也找到了“互联网模式”在尝试解决。
尽管目前生鲜电商还没有盈利的代表,也没有成功的模式可言,所针对的目标客户也是中高端消费者,但不难预料,很快就会普及到中低端消费者。况且,就算是将中高端消费者截流掉一部分,也够实体零售企业难受的。重要的是,生鲜电商尤其是大电商切入生鲜经营,在短期内并没有盈利压力。
因此,虽然仍是最具差异化的品类之一,很多电商的生鲜配送实际也是与实体卖场合作解决,但从2014年开始,实体卖场里纯粹的生鲜品类和价格上的优势可能将不再是王牌。主食厨房、精细加工……如何在生鲜产品上做足深度加工文章,或许才是再度树立竞争利器的法宝。

儿童类业态蓬勃兴起,正成为购物中心的主流业态
2013年开始,全国已有近百家购物中心先后扩大儿童品牌招商,并对儿童区进行改装升级。随着中国购物中心的调整,日渐兴起的儿童业态正成为购物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成为核心部分。
儿童业态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成为购物中心拉动家庭型消费及关联商品销售的重要因素。目前儿童零售约占整个儿童业态的20%,儿童体验和教育市场规模占80%。
儿童类业态的兴起,正成为购物中心吸引人流、带来差异化的重要手段。

领汇与万科合作 开拓市场新机遇

领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领汇」)欣然宣布刚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意向书」)。领汇拥有在香港投资丶营运及管理商用物业的丰富经验,而万科则专注於中国房地产的发展,於中国拥有丰富的经验及熟悉当地市场,进行战略合作将可结合双方的优势。

过往数年领汇业务持续录得可观增长,同时亦积极考虑不同的投资方向,发掘具增长潜力和增值机会的物业和地区,积极寻求发展机会。

领汇管理有限公司(「领汇管理」,爲「领汇」之管理人)行政总裁王国龙表示:「万科为内地房地产界的龙头企业,适逢我们正积极探求迈向内地发展的机遇,是次与国内规模最大且信誉超卓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万科携手合作,让我们能抓紧物业投资的良机,此亦为领汇长远发展策略的其中一环。」

万科为国内一家主要住宅物业开发商,专注於发展丶销售及管理优质住宅物业。万科於1984年成立,并由1991年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於2013年12月17日,万科之市值约为人民币928.9亿元(相等约153亿美元)。根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及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於2011年及2012年,万科按实现销售额计算在国内均排名首位。万科於2012年12月31日在遍及中国约60个主要城市拥有320个处於不同发展阶段的物业项目,及於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现销售楼面面积合共超过1,296万平方米。

根据有关意向书,领汇管理及万科会研究在中国进行各种战略合作模式之可行性。双方将共同寻找於中国零售物业的适当投资机会,理想的物业宜地处国内人口稠密的社区,且位於重要交通枢纽上,并能为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意向书内并无任何特定零售物业。是次战略合作可让领汇涉足属於国内「新主流」市场和中档市场的优质发展项目。

王国龙续称:「我们深信透过开拓国内市场,可缔造协同效应,为领汇持份者创造更大价值。」领汇的投资地域现时存在若干限制,领汇管理正考虑召开特别大会,向基金单位持有人动议投票通过领汇可在香港以外地区进行投资。

签署意向书标志领汇跟万科将在国内进行战略合作,目前双方尚未就具体物业项目展开任何磋商,在未获基金单位持有人批准领汇可在香港以外地区进行投资前,就意向书不会作进一步行动。有关意向书对订约双方并没有法律约束力。领汇管理将会继续完善集团的长远发展策略,寻求各项投资发展的机会。